洛南县城关街办尖角村栽培户种出“高质量生果和蔬菜”
来源:开云app 发布时间:2025-02-15 16:47:14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巩琳璐 王天彤 文/图)连日来,洛南大地上仍然弥漫着新年的喜庆气氛,舞龙、耍狮、戏剧扮演热烈非凡。但是,该县城关道办事处尖角村的栽培户刘军良却无心参与这些热烈活动,吃完早饭,便和妻子扎进大棚,忙着为圣女果缠枝、打芽子。
“棚里的苗子不等人,现在抓紧时刻,才干不耽搁圣女果的老练期。”刘军良一边说着,手一边繁忙着。“新年期间,搬家就没歇息,他人都赶热烈看戏,搬家就守在大棚里,天天都有顾客来采摘,一棚草莓五六天时刻就卖完了。”刘军良露出了欣喜的笑脸。
本年52岁的刘军良是地道的务农人,半辈子都在种田。不过,和传统务农不一样的是,他专门搞大棚栽培。作为村里最早一批栽培大棚蔬菜的人,刘军良开端首要栽培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凭仗勤劳的双手和对农业技术的研究,他不只将自家的土房改建成两层高楼,还为当地的大棚工业高质量开展树立了典范。
万事开头难,从建大棚到栽培,刘军良开端也是一头雾水。但他凭仗结壮好学的情绪,跟着农技人员虚心学习,自己也不断研究,很快便把握了种菜的技巧。但是,栽培大棚蔬菜并非一往无前。冬天的大风和大雪,都是对栽培户的严峻考验。每天,他都要在清晨卷起保温膜,晚上再放下;遇到深夜气候骤变,还得动身给棚里的苗子保温。2016年10月,正值秋延西红柿老练采摘期,没想到一场大雪损毁了大棚,棚里的西红柿也丢失惨重,当年丢失四五万元。“看着坍毁的大棚,真的是心都在滴血。”刘军良回想道,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敏捷投入大棚修补和苗子抢救工作中。
“务菜就像是经管娃,大意不得,需求用心去管。”这是刘军良20多年种菜生计的深入领会。他一向秉持着把工作做到最好的信仰,不断测验探索新的开展之路。2013年,他在景村镇承揽了5个大棚栽培西红柿;后来又到商州区大荆镇承揽15亩地,敞开规模化栽培。他栽培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质量优秀,销路疏通,收成期还未到,就有外地商贩打电话预订。
从栽培大棚菜开端,刘军良一向有一个栽培梦,那就是种出精品菜。为了搞好栽培,他热心参与县上和大街办安排的工作农人训练,通过屡次理论训练和实践操作等,刘军良成了栽培业的行家里手,生长为正儿八经的中级工作农人。
近年来,刘军良紧跟市场需求,把大棚蔬菜和大棚瓜果交融开展,主打采摘经济。现在,刘军良根据本身实践,在尖角村总共流转了5亩地,建设了3个大棚,采纳分茬轮换栽培,冬春是草莓、圣女果,夏日是西红柿和黄瓜。
“搞栽培,是良知活,不能欺骗,要诚心酷爱和仔细对待才干种得好。”刘军良说,他种的瓜果不必催熟剂,天然老练,不只品相好口感更佳,不必拉出去售卖,更不必走街串巷,全赖顾客口口相传,上门采摘,往往不出大棚就销售一空。
据刘军良介绍,本年蛇年新年,正值第一茬草莓老练,大年初二开端,前来采摘的顾客便川流不息,几天时刻,第一茬草莓就销售一空,现在第二茬草莓正处于盛花期。
“5月草莓采摘完毕,整理好土地后再栽一棚圣女果;圣女果收成后,再换种草莓;还有一个棚,清明前栽上黄瓜……”
刘军良和妻子满怀等待,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大棚里说着本年的规划。“我还会持续种下去,尽最大努力,种出好质量的蔬菜和生果。”新的一年,刘军良干劲十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浮薄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
上海市将发放4500万元电影消费券;导演饺子回应《哪吒3》;第75届柏林电影节开幕
中传广美艺考时刻撞车,定制包机拼机服务最低1.88万元/人,考生呼吁增开夜间航班
小米汹涌 HyperOS 悄然下线「超级小爱」DeepSeek-R1 模型
系列最强机预订!郭明錤预估iPhone SE 4本年出货近200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