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丘北农民外出“取经”拓视野 借鉴经验促发展
来源:开云app 发布时间:2025-01-13 22:58:20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农广校为拓宽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激发高素质培育农民创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进一步巩固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果,提升高素质农民综合素养,打造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助力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近日,丘北县农广校组织80余名高素质培育农民“学用贯通”学员赴楚雄元谋、姚安,大理宾川、丽江古城区、昆明晋宁开展实训研学活动,让学员们亲身感受外地先进的农业发展状况,学习借鉴外地农民闯市场的好做法和好思路。
在元谋绿源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实训基地,学员们在园区负责人的带领下,一边参观园区一边与园区负责人交流,仔细地了解园区建设理念和管理运营机制,让学员们对生态农业、采摘的现代农业运营模式有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菜豆、番茄、小瓜、茄子等各类蔬菜价格稳步提升,销量供不应求,近期每天都有700多吨蔬菜从元谋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运往全国各地。
在元谋县江边乡的金桔进入盛产期,工人每天忙着采摘发货。“元谋县光照时间长,种植的金桔糖分高、口感好、耐储存,市场供不应求。”元谋县金桔科普种植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灿告诉学员们,公司一直在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出第三代金桔品种,预计明年可批量投产。
在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秉持切实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坚守“诚实、守信、守时、创新”的经营理念,以核心经营内容选种育种为基础,牵头领办了元谋县种子产业协会、元谋蔬菜研究所,在元谋形成了一整套“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云南热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蔬菜工厂化育苗供应基地、热区蔬菜新技术培养和训练基地、蔬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业产业化楚雄州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和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等称号,多位员工获科技部“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楚雄州突出贡献奖、彝乡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兴楚人才奖等奖项,公司创设了“公司+技术人员+(种植能手/经销商)+农户”“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优化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各族群众发展育苗、制繁种产业,改变了当地群众过去单一地种菜、销售的生产模式,直接带动元谋8000户农户从事蔬菜、花卉制繁种及高档番茄、菜豆、洋葱等商品蔬菜的生产种植,辐射带动面积达2万亩,带动农户增收2000万元,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
在云南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现场,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展示区,数字化种子展区、室内花卉种植区、食用菌栽培区、精品农业展示厅等参观学习。特别是大数据及AI在农业上的应用、规模化无土栽培和潮汐灌溉等模式让学员们眼前一亮。
在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以葡萄等水果产销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宏源合作社把创新作为突破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源动力,以“科技赋能”促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以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方法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土壤改良、扩行减株、控产提质、“三带”整形、水肥一体、立体种植、避雨栽培、病虫害绿色规范化防治等新技术,积极开展葡萄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成功推广种植红地球、夏黑、红宝石、火焰无核、克瑞森、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品种,成功注册了“楼铁源”商标,并与格林凯尔华中农大精准农业研究院合作建立了宾川实验站。学员们在葡萄园里现场学习了葡萄种植及管理技术和园区“代建+代管+代销”的“三代”经营模式。学员们认真、仔细记录、拍照,不时对疑难问题发问请教。
在丽江,先后到开南街道贵峰社区大来下村,丽江一亩方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学习了解先进的种植、菊花采摘技术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管理和发展观光农业,通过“折股量化”“订单农业”“协议收购”“优先雇佣”等利益联结机制,使土地资源“活”起来,集体经济“壮”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在大理热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立足当地产业的优势,充分的发挥“一果两区”优势,深挖果蔬产品的精深加工,外贸出口和跨境电子商务潜力,做精坝区葡萄葱蒜、坡地桔果、山区错季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冷链物流、分级包装,以农产品为主的绿色工业,做强农村电商,跨境电子商务,新兴起的产业,持续塑造“热宝果蔬”品牌,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企业未来的发展、地方受益的路径,实现年销售额近1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5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姚安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主管何晓佳介绍了有机蔬菜的种植理念,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基地生产的有机菜心、有机上海青、有机鸡毛菜、有机奶白菜等,学员们收获颇丰。目前,姚安县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认定面积约1万亩,已获得有机产品认证31个,带动230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
在昆明晋宁“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年产3000万枝优质鲜切花,成为全国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昆明科教兴农星创天地示范基地,昆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他创立的商标“张良花卉”成为云花品牌,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优质奖。2019年合作社荣获昆明市总工会晋宁区“七十二行大练兵•三百六十行出状元”花卉采后处理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他创新的“半基质栽培(称高畦垄栽培)”“全基质栽培(称无土栽培)”试验都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成果,建成了晋宁区首个以玫瑰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节水的标准化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切花品质和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在昆明晋宁区宝峰街道韩家营村,一个以“多肉森林”命名的公园,多肉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绿植,因生命力强、适应能力强、容易栽种,深受大家喜爱。晋宁区是昆明市最大的多肉种植生产基地。目前,当地的多肉种植培养面积达6000亩,年产量高达4.2亿盆,产值上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大中城市,成为当地的特色致富产业。为解决多肉销售问题,公司负责人将周边多肉种植户的各类品种汇集,以网络直播方式来进行展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注册成立“萌卉花卉多肉超市”,通过主播带货、种植户集中供货的方式,实现产供销多方共赢。“多肉超市”慢慢的变成为“多肉网红直播基地”,也成为昆明周边多肉爱好者的打卡地。
每到一地,大家边看边学边交流,边听边问边思考,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激发了动力,开阔了大家的眼界,转变了观念,特别是看到各地在农业发展中及发展理念,对我启发很大,在推动农业向高端化、精品化、高效化、特色化、高产化、生态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方面有了新思路,再次,对在线直播带货、利用抖音、拼多多等有了更一步的认识,让自己的小产业变成大事业。双龙营学员代国军说。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在老师们的悉心带领下,我深入走访了黄瓜、西红柿、育苗等多个农业基地以及万亩橘子基地和花海基地,还体验了电商直播带货,这趟取经之旅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农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腻脚乡学员张值说。
丘北县农广校将以此次外出学习为契机,着力紧扣“学用结合、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的理念,找准差距短板,借鉴吸收先进经验做法,立足辖区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培育新模式,创新教学新方式,围绕创建的丘北辣椒、玉米制种、中草药种植、特色水果、高原蔬菜、高产甘薯6个实训基地、电商人才发展,以用促学、以用突效,认真吸收转化学习成果,将课堂中政策宣讲、知识授课与田间地头实践实训相结合,以“学员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不懂教什么”为目标采取订单式授课,创新思路,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元化的培育模式和教育学生的方式,根据群众需求定制个性化授课内容,让他们学得有劲、学得有用,快速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培训,推动全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源头活水”。县农广校长吴学智说。
此次丘北县农广校组织外出实训研学,不仅使学员们了解国内科技技术的快速的提升、感悟到AI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便捷性、体会到农业科学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使学员们意识到基层党组织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的坚实保障,逐渐增强了学员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起了学员们带头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挖掘无限潜能、创造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纪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