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第三次全疆土壤普查
来源:开云app 发布时间:2024-09-29 12:50:27
土壤普查是查明土壤类型及散布规则,查清土壤资源数量、质量等的重要办法,普查效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使用、改进培肥、维护办理等供给科学支撑,也可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严重方针的拟定供给决策依据。
土壤三普对象是全国犁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使用地的土壤。其间,林地、草地中杰出与食物出产相关的土地,未使用地要点查询与可开垦犁地资源潜力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查询面积约为陆地疆土的76%。
第三次全疆土壤普查依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时刻组织进展有序展开。2022年发动土壤三普作业,展开普查试点;2023—2024年全面铺开普查;2025年进行效果汇总、检验、总结。
第2次土壤普查于1979年开端,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这40多年,恰恰是我国农业集约化开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时期中,我疆土壤呈现了一系列改变和问题,如黑土地退化、南边红黄壤酸化等,对作物产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起,跟着农业机械化的开展,耕层变浅问题杰出。当耕层变浅,土壤的供水、供肥才能都会受必定的影响,天然也会影响产值。此外,部分点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已引起注重。这样一些问题,对农业出产、土壤可继续使用都带来了很大的应战,这也是咱们的祖国下决心要摸清土壤改变的原因。
第一个是黑土地,现在首要的问题是退化问题,表现为黑土层变浅,有机质含量下降。未来必需求进行更好的维护,要添加有机物料的投入,在维护中使用,在使用中维护。
第二个是北方旱地,主体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耕层变浅,这和北方机械化程度高、很多旋耕有关。另一个是干旱,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影响土壤的可继续使用。
第三个是南边红黄壤,主体问题是酸化,近20年中,有些当地的酸化面积添加了35%,产值降低了20%。一起,南边红黄壤在某些点位还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相同需求注重。
第四个是南边低产水稻土,首要有黄泥田、潜育化水稻土、反酸田/酸性田、冷泥田等,都需求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