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强柑橘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记丹江口市水之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_开云app买球安全-开云体育网页版入口

做强柑橘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记丹江口市水之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

来源:开云app    发布时间:2024-07-22 21:34:38

  水之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3月,位于凉水河镇油坊沟村,注册投资的金额1006.5万元,现有成员224户。合作社以柑橘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业,建设柑橘基地1万余亩,其中出口基地3000余亩。合作社下设塑胶筐加工车间、打蜡包装车间、冷冻库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2021年,合作社实现销售额730万元,外贸自营出口额近300万元。

  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渠道创新、三产融合、综合发展,合作社被打造成集生产示范、农事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乡村迪士尼乐园”,呈现合作社与成员双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可喜局面。合作社先后荣获“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省级星创天地”“中小型科技公司”等称号,获得“十堰市第三届职工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湖北省第三届‘工友杯’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大赛优胜奖”,2018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一是探索合作新模式。合作社成立以来,充分的利用资源优势,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以技术培养和训练为抓手,从种、管、收到加工销售,无缝对接,全程服务,覆盖周边8个村4000余户橘农3.5万亩橘园。合作社先后购买塑料周转框3万多个,全部免费发放给成员,彻底改变了橘农的采摘装运习惯,避免了挤压破损,大幅度的提升了产品的良品率。二是助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期间,合作社共流转橘园670亩,其中流转27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土地260亩。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统一经营,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流转橘园后,农户到合作社务工,每天可得120~150元的务工报酬,每个柑橘收购季务工收入达1.2万元以上,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合作社224户成员中有贫困户79户,2019年全部脱贫。

  一是投资完善加工设施。合作社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两条出口果品塑筐加工生产线万个,填补了鄂西北没有生产出口柑橘专用筐的空白。购进了新型果品打蜡机、柑橘带叶清洗机,产能由100吨/天提升到200吨/天。建成库容100吨冻库3座,购买选果包装机1套,为柑橘出口夯实基础。二是持续提升硬件设施。针对柑橘种植管理成本不断攀升、劳动力紧缺的现状,不断引进、推广旋耕机、无人机、轨道运输等先进机械设备,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投资31万元,建成了鄂西北首条300米橘园轨道,既实现了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又为橘农带来了便利。投资20余万元,购买农药喷洒无人机3台,为200多户成员及周边300多户农户提供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备,合作社服务成员和周边农户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年销售柑橘达2000万公斤,无人机飞防面积达1万亩,解决了周边500多户橘农的销售难题。三是大力推广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发挥销售经营渠道广、技术实力丰沛雄厚、机械设备先进等优势,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21年,合作社为2000亩柑橘提供社会化服务,涵盖小农户150余户,帮助农户解决了柑橘施肥、喷药、修剪、采摘等老大难问题。

  一是紧盯市场需求安排种植生产。合作社紧紧跟着市场走,市场要说明就种植什么。针对国内市场主要需求皮薄、汁多、甜度高的柑橘,合作社大力推广“新津一号”“大分一号”等品种。针对俄罗斯市场要求柑橘抗冻、抗压、储存时间长等,引导成员种植“贡川”“尾张”等品种。二是不断调整品种结构。为避免柑橘扎堆上市,合作社不断调整柑橘品种结构,实现错峰上市。先后投资30多万元,购买优质特早熟柑橘苗4万多棵,无偿分发给成员,使柑橘特早、早熟、晚熟品种达3∶5∶2的合理结构,既拉长了柑橘上市周期,又解决了柑橘集中上市、价格走低的问题。三是统一柑橘管理标准。合作社统一为成员提供化肥、农药,统一修剪标准、种植标准、采摘标准,保证柑橘品质达标。每年组织技术培养和训练1~3次,参训成员达500多人次。合作社出资15万元,组织部分成员到宜昌市、城固县等柑橘种植先进地区当地考验查证学习。合作社与重庆大学专家团队达成合作,开展“两富两高五无”高端柑橘生产管理技术试验推广。四是注重打造品牌。在积极努力配合丹江口市委、市政府打造、推广区域品牌“武当蜜桔”的同时,格外的重视自主品牌建设,深挖当地民间传统文化,实现农产品品牌与区域文化的巧妙对接,先后注册了“牛衣古柳”“子美江村”“沧浪果香”3个商标,涵盖9个大类50多个小类。

  一是深耕国内市场。合作社在不断巩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传统柑橘销售市场的同时,利用本地柑橘比南方砂糖橘上市早、价格低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2020年成功打入了广东、福建等南方市场,2021年仅销往广东省场的柑橘就达1000吨。二是拓展国外市场。合作社先后与俄罗斯、中亚五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口额大幅度下滑,但合作社始终紧盯外贸通道,派出两名业务人员常驻俄罗斯,千方百计让合作社的柑橘走出国门。合作社成立以来,已累计收购、加工、销售柑橘1.8亿多斤,其中出口4000多万斤,平均收购价格高出市场0.2元/斤,为橘农直接增收800多万元。三是丰富销售模式。合作社采取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入驻“扶贫832平台”,开通线年线吨。此外,合作社还通过柑橘采摘节、观光旅游、学生研学实践等方式,助力柑橘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