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田变大田增收又增产!潍坊峡山区农田“变形记”_开云app买球安全-开云体育网页版入口

小田变大田增收又增产!潍坊峡山区农田“变形记”

来源:开云app    发布时间:2024-07-09 20:11:49

  潍坊峡山区作为省级战略水源地,由原4县市边缘地带的275个村组成,库区移民村达到229个,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渠道窄。如何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破题突围?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富、集体增收?这是一道必答的考题。

  7月3日,潍坊峡山区召开土地流转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推进会,集中观摩土地流转、大田托管和新型经营主体创建情况,先进街村代表、优秀经营主体负责人、粮食高产种植户纷纷上台介绍经验……这正是潍坊峡山区以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为契机,探索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持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乡村焕发新活力的缩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传统的“一家一户、个体经营”生产模式,逐渐显露出土地碎片化、农村空心化、发展薄弱化等问题,土地的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运营势在必行。但在潍坊峡山区推行这项工作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老百姓也有很多顾虑。

  “像有的老百姓想自己种,有的担心土地承包权被收回,有的怕流转费用给得不及时,有的顾虑土地流转后的工作问题,还有的自己配套的机井、农业设备怕浪费等,这样一些问题在面上都会存在。”岞山街道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卢金勇说。对此,颜家庄村在土地流转前先进行民意调查和政策宣讲,让群众明白土地流转的真正含义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耕作方式的转变,不是对土地的收回。通过宣讲土地流转政策、典型案例,帮助农户分析效益比、算好经济账,让群众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意识。“有部分愿意种地的村民,村委预留出120亩土地,准备给他们分地。有井和农业机械的户不愿流转,村两委主动担当,与承包方商定在同等价格下优先使用本村的机械,与水量充足的水井户签订水井使用协议,每年交给村民使用费。同时,我们还和流转大户、周边工厂积极沟通,让村民前去务工,每人月收入能够达到四五千元。”卢金勇说。一系列细致的工作打消了群众顾虑,仅用5天时间,颜家庄村就流转土地1006亩,分别承包给4个种粮大户,全村1960亩耕地实现了全域流转,村民每亩收益10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30余万元。

  太保庄街道新河头村是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集体经营的典型。作为一个整体搬迁村,村民早已搬迁上楼,年轻人也大多选择出去打工,住在小区里,没有合适的地方放机械、农具,种种不便利成了村两委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新河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硕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从320余户群众手中流转土地1100余亩,2023年合作社纯收入50余万元,上交村集体12万元,村民增收20余万元、分红6万元。2024年3月份,新河头村又成立了亿安众强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购置收割机、旋耕机、喷灌设备等大型机械,累计为2000余亩土地提供农事服务,收入达25万余元,带动村民增收15万余元。目前,太保庄街道80个村已全部成立强村公司,该街道成立强街公司,配套成立4家农事服务企业,覆盖“耕、种、浇、防、收、储”农业生产全过程。

  在郑公街道,则将重点放在土地托管服务上。街道成立了农事服务综合体,建设3处农事服务综合性中心,集农技人才培训、土地托管服务、粮食种采加工、农机销售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为一体,服务范围辐射30余个村庄,全程托管土地8000余亩,阶段性托管土地2.1万余亩,平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省10%的农机作业费用,累计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增收80余万元。

  近年来,潍坊峡山区充分的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积极引导适度规模土地流转,2023年10月份以来,全区共流转土地22279亩,涉及87个村;托管土地12410亩,涉及48个村,一片片原本零散分布的“小田”逐步整合为成方连片、沃野平畴的“大田”,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卢金勇深有感触地说:“土地流转,既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又能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解决不愿种地农户的后顾之忧,作为基层干部,即使面对再多困难,也要多为群众办这样的实事、好事,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潍坊峡山区通过“小田”变“大田”,有效解决了耕地细碎问题,而规模化经营、种植,配套良种、良法,又为“粮田”变“良田”打下了坚实基础。据了解,完成全域土地流转的颜家庄村、新河头村,粮食平均亩产分别从350公斤提升到了630公斤、300公斤提升到了550公斤。6月13日,在全市小麦高产创建专家实测评审中,郑公街道小圈村种粮大户李加平种植的众信麦998,亩产达到832.65公斤,在全市粮食高产竞赛中位列第3,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小麦要高产,三分在种,七分在管。我主要是靠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秸秆还田、深耕深翻、良种包衣、精量播种、机械、化控防倒、一喷三防等技术,实现了粮食高产。”说起粮食种植经,李加平如数家珍。

  走进太保庄街道西老村,数百亩玉米地块又大又平,一垄垄玉米整整齐齐、生机勃勃。西老村党支部书记张始忠和记者说,今年以来,村“两委”积极地推进大田流转,使410余亩土地实现成方连片。在此基础上,太保庄街道创新开展的“三级书记示范田”项目,更让张始忠对喜获丰收充满了无限期待。

  太保庄街道的“三级书记示范田”项目,是充分的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把党旗插到田间地头,由街道、社区、村三级书记每人认领一处大于一公顷的示范田,在点上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创建高产田、示范田,以点带面、传帮带引导群众科学种田;开办街道共富技能大讲堂和村农技推广“加油站”,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定期到街道对三级书记、种粮大户、散户等进行培训,把街村两级干部都培养成种粮能手,真正的完成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引领农民科学规范种田,进一步提升土地地力、单产产量和综合产能。今年,街道石龙河村种植的38亩旱区小麦,在只浇一遍水的情况下,深耕+两次后亩产达到了600余公斤,老百姓纷纷效仿跟进,实现了成一个、带一片的效果。“今年秋收,我们的玉米平均亩产预计能达到900公斤以上。”张始忠信心满满地说。

  土地流转带来的效益不止于此。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农业附加值,是在农村土地资源上做文章的最终目标。只有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才能把产业做起来,才能吸引更加多的农业人才来峡投资兴业,才能让更多农村人口不外流。

  走进王家庄街道丰年年数字农业种植园大棚内,一株株蓝莓树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田间管理。龙兴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栾世龙和记者说,丰年年数字农业种植园项目共流转解戈村土地417亩,其中一期180亩已投入运营,建有高标准数字农业设施温室20座、数字种植展示中心1座,首创数字种植模型并在全国推广,共种植蓝莓2.5万棵,年产蓝莓100吨,年产值1000余万元,年累计用工9000余人次,为周边村民创收200余万元。二期规划占地237亩,已全部完成流转,计划11月底建成投用,可带动本地村民就业100余人,年人均增收1.2万元。

  同样位于王家庄街道的雪茄烟叶种植省级示范园项目,是全省首个雪茄种植晾晒试点项目,占地400余亩,主要种植雪茄烟叶、烟皮和建设一体化晾晒房及防虫设施,每亩纯收益可达7500元,带动当地村民就业30人,实现人均增收2.6万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

  而在太保庄街道,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如火如荼。西树村党支部领办的瑞合春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富硒小麦、富硒红薯、富硒花生、富硒苹果、富硒西瓜等,开拓小麦石磨面粉、红薯、蔬菜深加工技术,同时还打造了鱼文化乐园、研学基地、亲子乐园等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后甘棠村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500余亩,成立了潍坊盛棠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分为大田粮食作物、绿色韭菜、手工水饺三大板块,其绿色韭菜获得绿色产品认证,投资180万元建设水饺生产全套流水线,生产的“年主角”水饺获直供省市机关食堂资格,荣获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金奖。2023年,公司实现盈利收入120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6.3万元,村民增收200万元。

  土地流转、粮食高产创建、特色农业园区培育,随着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逐步深入,在潍坊峡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富、集体增收的共赢局面正在形成。下步,该区还将全面探索盘活农村空闲宅基地使用权新路径,大力实施微企兴村、共富工坊等计划,进一步做好农村闲置资源盘活文章,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内源式发展,推动峡山区在富民强村之路上行稳致远。(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刘涛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7月3日,第三届中拉农业部长论坛减贫与发展专题会议(第四届中拉减贫与发展论坛)在潍坊举办。[详细]

  7月3日,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农业经贸专题会议在潍坊举行。[详细]

  近年来,寿光市大力推进博士后人才建设,打造创新高地,吸引高品质人才助力产业升级。同时,寿光将充分的利用博士后科研平台的优势,促进创新资...[详细]

  互利共赢、未来可期!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揭开中拉农业合作新篇章

  7月1日至3日,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在潍坊举行。[详细]

  近年来,昌邑市持续培育壮大高端精细化工产业体系,海洋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现代海洋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详细]

  近日,经立项审查、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报批审核,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并批准发布《DB3707/T107-2024地理标志产品 昌邑丝绸》潍坊市地方...[详细]

  近年来,临朐县商务局积极引导铝型材生产企业“走出去”,不断开拓海外市场。1-6月,临朐县实现外贸进出口4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详细]

  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成果丰硕 助力潍坊农业技术产品扬帆出海

  7月1日至3日,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在潍坊举行,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高层次外宾参加。[详细]

  7月1日至3日,由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在潍坊举办。[详细]

  7月1日,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富际俱乐部大厅举行。该活动将持续到7月3...[详细]

  7月1日至3日,第三届中国一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在潍坊举办。[详细]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日讯 随着夏季的到来,潍坊高温少雨的天气让作物长时间处于干旱状态。从7月1日开始,潍坊地区终于迎来了降雨天气。这...[详细]